English

中小学心理健康必修的一课

2001-04-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袁新文 我有话说

富阳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亲爱的小鸽子:你好!即将告别你了,真是依依不舍,真恨不得把你带到我要上的中学里去,让你永远伴随着我。五年级的时候,你来到我们身边。你的到来我们可真开心,因为你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我们有烦恼会向你倾诉,你会开导我们,帮我们排忧解难。我们有高兴的事,也会告诉你,让你和我们一起分享。现在我还有一个烦恼,请你帮我好吗……”这是浙江省富阳市东洲辅导小学“小鸽子心理信箱”里一封来信的内容。这个面向小学生的心理信箱开设两年多来,收到来信数百封,帮学生们驱散烦恼,消除困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在富阳市富阳镇二中,有一条闻名全市的“未来青春热线”,专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深受学生们喜爱。

前不久,记者走进富阳市实验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发现这堂课与传统的上课方式大不一样:老师坐在台下,学生却纷纷走上讲台,讲述学习上的问题,与父母的关系,内心的困惑,对老师、父母和同学的看法……学生们自己提问,自由自在地发表看法,自己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而老师只在一旁引导。“这样的课既不读课本,也不做练习,却用巧妙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氛围。”一位听课的家长赞不绝口。这种融情景体验、角色扮演、问题探讨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今在富阳市中小学中普遍开展起来,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这与富阳市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关系。

专家倾心研究学生心理导向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于1997年11月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包括各地的子课题组)经过四年的努力,圆满完成立项时确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取得丰硕成果。富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开展,就是这成果的一部分。

四年来,课题组专家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系统地考察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在北京、浙江、河南、重庆、新疆等地抽样选取了20余所中小学,共3315名小学生、6845名初中生、4890名高中生进行研究;在五个实验点,选择近千所学校,一百多万中小学生开展培养研究。他们出版了《中(小)学生心理导向》系列教材及论文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的探索》,并依靠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全国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专家们研究发现,从总体看,各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良好。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的比例达78.9%,存在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6.4%,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占4.2%;在初中阶段,心理健康的比例达82.9%,存在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4.2%,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9%;在高中阶段心理健康的比例达82.7%,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8%,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5%。

研究表明,各地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体现出年龄阶段性。在心理健康的七个维度中,小学生存在异常问题较多的依次是人际关系(36.7%)、情绪状态(31.2%)、自我控制(21.3%)、动机(14.3%)、自我概念(11%)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8.6%)。初中生存在问题较多的依次是自我控制(32.6%)、情绪状态(24.4%)、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14.7%)、自我概念(9.9%)、人际关系(9.4%)和动机(9.2%)。高中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依次是:自我控制(35%)、情绪状态(23.3%)、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17.8%)、自我概念(9.3%)、人际关系(9.2%)和动机(6.7%)。

专家们还发现,各地中小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各地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既表现出规律性,又存在地区差异。情绪发展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各地男生的焦虑、抑郁、敌对、孤独的水平都要比女生高,而女生的恐惧感要比男生高。在人际关系方面,各地中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学四年级是一个转折点,与父母的关系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中小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波动较大,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稳定。

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

课题组注重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实践中,研究成果已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在西藏、新疆、黑龙江、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系列教材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迅速普及,受益者达几百万人。北京海淀区179所中小学开设心理导向课一学期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比没上过心理导向课的学生幸运得多”,“开设心理导向课后,自己的心理比以前健康多了”,“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很大帮助”,“自己对其他学课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北京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新懿深有感触的说:“各学校开设心理导向课后,学生变了,老师也变了。”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课题组专家建议,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沃建中博士指出,心理素质不仅仅是心理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社会和民族的事。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训练等,可结合学科特点训练,在学科中渗透,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把以发展性教育为主的整体训练和个体心理咨询、治疗结合起来。还可以结合本校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心理训练活动。总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迫在眉睫,一定要从整体出发,从全局把握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